[一]、校園服裝的分類
校園服裝作為服裝中相對獨立的領域,可以按照不同的依據進行校園服裝品類的劃分。
(1)按照性別:校園服裝可以劃分為男學生裝、女學生裝。性別角色的分工是人類社會得以健康、有序發展的條件,無論中學生校園服裝還是小學生校園服裝,校園服裝的性別分類都應該清晰而明確,使學生從小就接受來自服裝的對社會角色的正確引導和教育。
(2)按照年齡區間:校園服裝可以劃分為中學生校園服裝和小學生校園服裝。小學生校園服裝又可按照年級高低的不同劃分為1~3年級校園服裝和4~6年級校園服裝。這種劃分的依據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將要經歷人生中的三個不同的年齡段(即兒童期一少年期一青少年期),不同的年齡段所體現的精神風貌也不同。因此校園服裝的款式、色彩也應該有所差異。
(3)按照季節:校園服裝可以劃分為春秋裝、夏裝、冬裝。由于我國南北方地區氣溫差異比較大,北方地區冬季較為寒冷,冬裝的成本較高,搭配復雜,所以,許多學校不設冬季校園服裝。南方地區冬季氣溫相對較為溫暖,因此可使用春秋校園服裝。因此,常見的校園服裝有夏季校園服裝、春秋季校園服裝。
(4)按照品類:校園服裝的品類組合形式有套裝和單品組合兩種形式。
校園服裝的分類選擇可以根據本地區的氣候和經濟特點靈活選擇。它將會影響到學校整體形象和辦學理念的表達以及學生家長經濟負擔的增減等重要方面。例如,在經濟不發達地區,校園服裝可以簡化成只有春秋季節的運動休閑裝(即可日常穿用,也可運動時穿用的具有運動裝特點的休閑裝)。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或學校,可以考慮購買春秋季節的運動休閑裝、春秋季節的制服套裝以及夏季套裝等及其服飾配件。經濟發展較為發達的地區或條件較好的學校,可以考慮購買冬季校園服裝、風衣、春秋季節的制服和休閑運動套裝、夏季套裝等。
[二]、小學校園服裝色彩設計分析
小學校園服在學生處于生長發育階段起著積極的作用,是培養下一代人意識、習慣、審美素質的手段之一小學校園服裝設計的對象是6~13歲的少年兒童,不同年齡的穿著對象,其生理特點和心理特性都有所不同,所以小學校園服裝設計的難度比較大。在設計中我們應針對不同的穿著對象及穿著目的來進行設計。
小學校園服裝是集體穿著的服裝,整體上應表現出嚴肅、統一,色彩不宜用強烈的對比色調,以免分散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設計時,可以利用調和的色彩來取得悅目的效果。如秋、冬季用深藍色與白色、黑色與白色或灰色暗紅色與白色或明度較高的大紅色墨綠色等;春夏季服裝色彩宜采用較明朗的色彩,如白色與天藍色、草綠色粉紅色等。此外,色彩在不同質地的材料上,也可以產生不同的外觀效果。如質地輕柔、有光澤的藍色衣料給人一種流動、溫柔之感,而質地疏松、粗糙的藍色材料則給人以素雅、凝重之感。
在進行小學生校服設計時,我們通常采用較為樸素沉著的色調,上下裝采用相同的色彩,現胸部配以鮮艷的紅領巾加以點綴,胸部也可配以學校標志圖案,使整套服裝顯得既協調統一,又富有變化。如白色襯衫與深藍色外套搭配,現胸部有鮮艷的紅領巾和紅色的學校標志圖案,整套服裝色彩形成明度純度、色相上的對比,使其具有莊重活潑可愛之感,充分體現出新世紀小學生的勃勃生機與校園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