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管理是由創意產業的發展而應運而生的,設計管理的定義于1966年由英國設計師米歇爾·法瑞 次正式提出。設計管理隨著現今創意產業的影響變大而越受關注,在我國,設計管理目前依然是門新學科。
服裝設計是綜合的復雜過程,需要多方面協調,根據服裝企業和 的目標和能力,應用與設計相關的資源,以達到設計的效能 優化和經濟效益 大化,因此對服裝設計過程進行管理尤為重要,也成為時下服裝企業的共識。因此可以通過設計管理來把控服裝設計中的藝術性和商業性。
1、對服裝設計人員的管理
先需要服裝設計師端正設計的態度。在我國,服裝市場往往以銷售業績為評價核心。由于服裝企業將服裝設計師的設計與設計師的個人績效考核掛鉤,所以服裝設計師也潛移默化地把自己的作品的銷售表現當作方向標,逐漸造成設計風格固化,缺乏創新突破,造成服裝企業面臨著產品落后和嚴重同質化的結果。服裝設計師是服裝設計的靈魂,不應淪為市場的奴隸,也不應成為設計中的自大狂。在市場環境下,服裝設計師如何完成設計藝術向商業的轉變,要求設計師們在懷著崇高的藝術理想和藝術興趣進行藝術創作時, 在尊重市場前提下進行服裝藝術性的展示。商品必然是要講究經濟效益,重視適應市場、買主、消費者的需求應是藝術設計者的基本要求,而在商業追求商品性的經濟利益 大化時,也應慎重考慮服裝設計的藝術性在消費者的文化延伸作用和指導生活著裝的指導意義。
2、在設計目標管理上把控藝術性和商業性
在服裝設計過程中進行設計目標的管理,在設計目標上確定服裝設計過程中的藝術性和商業性的比例。而制定設計目標需要通過市場調研,制定商品企劃案,明確產品線構成。例如在產品線構成上劃分, 風格線的服裝產品設計注重原創設計,都市化產品線的設計則注重服裝設計的商業性,即 多考慮市場化問題。不管其服裝產品是偏重于市場化還是藝術化,都需要經過大量的市場調研來制定設計目標,畢竟所設計出來的服裝產品 終需要市場,市場其實充分體現了人們生活習慣,好的設計應該是為生活而設計的。因此設計目標的制定需要參考市場調研,避免閉門造車。
3、從設計流程管理上把控藝術性和商業性
在服裝設計過程中依據服裝企業各自的特色,設定合理的設計流程,同時應建立 的設計審批制度,在服裝設計過程中加入商業的參考,而不僅僅依靠設計總監對服裝設計的審批。通過產品技術部門、采購部門、市場部門從商業性的角度參與到設計的評估,產品技術部門可以控制服裝設計的工藝成本、設計實現的效率性,采購部門可以控制面輔料成本等。這樣就可以在設計程序管理上把控藝術性和商業性。
4、從設計質量的管理中把控藝術性和商業性
設計質量包括款式品質和樣衣品質。對設計質量的管理就是從服裝設計的具體過程出發,把服裝設計的藝術性和商業性按照設計目標具體實現到服裝產品中來。這也要求設計師具有足夠的藝術性設計手段和 商業性的觀察能力,在設計的具體實現中把控藝術性和商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