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設計的成品結構趨勢是設計師 把握的重要趨勢,體現了設計師對社會的深層定位,其包括三大結構趨勢,運動系列、環保系列和面料的運用。
現在不論是在T臺還是大街,時尚的運動風撲面而來:窄小的茄克、輕薄的裙子、流線型的輕便女鞋加上的材料和舒適的剪裁,拉鏈、連帽設計、尼龍搭扣、T恤、熱褲……其實,這并非一夜之間的改變,時裝與運動裝的“感情”由來已久, 次世界大戰后,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觀念意識從根本上了改變,蒸汽機車和商用飛機使人們感到空間在不斷變小、好萊塢的影劇院和紐約的摩天大廈、汽車和家用電器、各種傳播媒介和每天塞滿家庭信箱的各種推銷目錄將人們推向一種 的快節奏生活。女、紛走出家庭從事各種工作和體育、娛樂活動,敏感的設計師們很快抓住了這一社會變化。“時裝女王”夏奈爾在女裝設計制作中 先引入了針織概念,設計出樸素而時髦的機能性的管子狀女裝(將在此之前只用于男式內衣的針織面料做成男式女套裝,無領對襟羊毛衫套等),雖然她的銳意創新招來非議,但卻同時發出了一個革命的信號:柔軟、輕巧、不皺的針織令行動自由、讓身體毫無羈絆地移動,使人感覺自由舒適又毫不影響優美風度。同時夏奈爾還創作出長及腿肚的長褲、平絨茄克和大框架墨鏡等一系列運動型作品,被譽為“運動型之母”。夏奈爾雖然“只有一種樣式”(夏奈爾自稱),但她的樣式卻有驚人的生命力,。這是一種與現代生活非常合拍的,結構簡練、合理、實用性的20世紀的代表作。
歷史上運動時裝的成功范例俯拾皆是:八十年代,極富運動精神又不缺乏女性味的索尼婭·里奇爾那舒適的海綿慢跑鞋是婦女們的青睞之物;她們還愛穿馬里捷和費朗索瓦·吉爾搏設計的牛仔衣;有十載不衰的鱷魚翻領運動衫;雷佩托設計的輕便舞鞋,混色的阿迪達斯迷你茄克和彪馬的塑料運動包……
近幾季的運動系列服裝 是愈演愈烈,在顏色和面料上,金屬系列與明亮色(鮮黃、粉玫瑰色、橙色、草綠色、靛藍色等,雖不是整體使用,但卻有一種標志、一種在路上起信號的作用)的搭配,面料采用半透明尼龍、漿棉府綢、絲質雪紡、網狀面料、翻新牛仔布、皮革、仿毛皮等;在外型上采用無袖短上衣、于恤、包型臂飾、無袖背心(兩種面料疊用)、皮上衣、短褲、五分褲、運動配飾等,值得一提的是腰間背包,包型臂飾,展示出青年人希望兩手空空,無任何負擔,渴望自由的思想;在服裝細節處理上,拉鏈與系帶結合使用、衣兜處凸型滾邊、暗扣新用途一一尼龍搭扣、金屬小扣、拉鏈代替鈕扣、同質材料與其它材料綜合使用,鞋子使人想起那種專門保護腳的鞋子一 線的造型從側面看象一輛法拉利賽車,等等?,F在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年輕人或是長者,都穿上了球鞋和輕巧的茄克,運動裝了年齡、性別和的差異,難怪一位時裝史學家說:“運動裝是一個化世界的標志性產物,過去的價值觀失去了它的合理性,而人類尚未發明出新的玩意兒取而代之,于是我們進入了一個前途難卜的千年。面對疑惑,有兩種態度。聰明的人踩著籃球鞋、套上拉鏈衫輕松自在地沖向未來,其余的人則蜷縮在自己狹小的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