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園服裝概念
校園服裝(SchoolUniform)是近代學校教育中,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校名、?;?、校訓、校歌等共同構建成為一所學?;驇姿鶎W校的校園文明的精神內涵。廣義的校園服裝是指由學校規定的,學生在某一學習階段或活動期間所穿著的,擁有統一款式和色彩的服裝。校園服裝屬于學生裝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統一性、規范性,有著明確的穿著場合、穿著時間和穿著目的的學生裝。廣義的校園服裝按照品類和功能的不同通常劃分為日常制服、禮儀服、運動服、學位服等。而狹義的校園服裝就是指學校規定學生日常穿用的制服或運動服。它通常要根據季節的不同劃分為夏裝、春秋裝和冬裝;根據年級的不同劃分為:小學生一年級至三年級校園服裝;四年級至六年級校園服裝;初中校園服裝;高中校園服裝共計四個年級區間。
校園服裝的設計涉及美學、心理學、人體功效學、色彩學、教育學和其他學科。校園服裝具有的物質性,即實用性、保護性、性和經濟性;同時更具有精神性,即標識性、文化性、時代性和民族性。
二、中小學生校服設計分析
校服與其他制服一樣,具有的表征意義和功能特征。校服應該符合學生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特點,在設計和用料上應視年齡段不同而有所不同。中小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性與成年人有所不同,校園服裝設計的難度比較大,我們應針對中小學生的特征來進行設計。
1、款式設計
中小學生體型變化較快,并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因此中小學生校服的款式設計應具備的運動機能性、可調節性和組合性。在進行款式設計時,結構的設計應以不妨礙人體的基本運動為原則,做到尺寸、結構;應選用簡潔、流暢的線條,力爭在“大一統’,的服裝形象中追求個性!n在局部造型設計中如口袋、袖口、領型和分割線等處可借鑒休閑元素;男生服裝的設計應能體現陽剛之氣和青春活力,女生服裝的設計應力求文雅秀美,使服裝的風格與款式和諧統一。
2、色彩設計
校服是學生在校園這一特定場合集體穿著的服裝,通常應采用樸素沉著的色調。校服的上下裝可采用相同的色彩,局部配以鮮艷的色彩加以點綴;整套服裝的色彩應形成鮮明的對比,使之具有莊重、嚴肅、明快之感,能充分體現現代校園文化的氣氛;整體服裝色調應柔和不宜強烈,以避免學生在上課時分散注意力;小學生的服裝色彩應歡快、鮮艷,中學生校服的色彩可稍莊重些,但可脫離學生氣。
春季校服宜采用較明朗的色彩,如白色、天藍色、草綠色、粉紅色等;夏季校服應以淺色為主,白色是色,能給人以清爽潔凈的感覺;秋冬季校服應以深色為主,藍色可與白色結合,黑色可與白色相間,紅色可與白色搭配,使校服的色彩呈現出層次性和多樣性。校服色彩的選擇應征求學生的意見,不能一味地追求流行趨勢。
3、面料設計
面料不僅可以診釋服裝的風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著服裝的色彩與造型的表現效果。中小學生校服面料的選擇原則首先是衛生,面料不僅要具有吸濕散熱性、性,還要質輕、結實、耐洗、不褪色、縮水性小、免燙。特別是主料應選用耐洗、、抗皺、防縮、的或混紡面料。其次是物理機械特性好,面料要能滿足學生運動的需要,同時還要易保養、易洗滌。再次是美觀大方,面料要能體現學生謙遜、溫和、平穩的個性。正裝校服可選用毛混紡面料,這種面料外觀平整光潔、柔滑挺括、豐滿而有彈性;休閑風格的校服采用棉加萊卡的面料,它具有纖維的特性和的回彈性,吸濕透氣保溫性良好,不易變形,穿著舒適,運動自如;運動裝可采用改良后的化學纖維面料或混紡面料,例如,滌棉混紡面料光澤明亮,手感滑爽,外觀細膩且質地輕薄,易洗快干??傊?,學生服面料的選用要體現、實用的主題,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健康的發展。
4、質量價格
中小學生校服是比較的商品,因此,應在構建統一規范的校服質量評價體系的基礎上,建立的監督管理機制。實行批量驗貨制度,企業生產的校服在進入流通渠道前,進行驗收申報,檢驗合格后方可進入學校;實行校服抽查制度,發現不合格的校服要進行追繳。校服的定價經物價部門批準。生產校服的企業可以推出不同款式、不同面料、不同檔次、不同價位的校服供學校選擇,以滿足不同學生群的消費需求。